欢迎光临江苏杨柳泵阀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江苏杨柳泵阀科技有限公司

JiangsuYangliuValveTechnologyCo.,Ltd.

各种类泵阀生产企业
厂家直销,质优价廉

按需定制,经久耐用

咨询热线:

13952690004(微信同号)

扫码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材质选型>详细内容

新闻资讯

News

服务咨询电话
0523-84321303

泵行业现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来源:www.jsylbf.cn发表时间:2015-04-27

目前在信息多元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泵已算不上是高科技产品,但泵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却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仅在关系到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的能源、石化、航空、航天、钢铁、军工等重要领域就有大量应用。人们比喻泵是工业的心脏,事实上也就是如此。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一个泵市场大国,我国泵行业的现状、前景及与世界同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多少?差距在哪里?今后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是值得泵行业人士关注和思考的。

我国泵行业的现状

1、缺少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我国有大中型泵制造企业人才、技术大量流失,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厂房设备大量闲置,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在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夹击下,许多国有骨干企业逐步丧失了竞争能力,大多被兼并、被合资或破产。大量民营企业进入到泵行业中来,但绝大多数只能在低端产品上徘徊,无序竞争,使有限的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加入wT0以后国内市场对外开放,国外知名泵企业相继进入我国参与竞争。面对国外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泵产品,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可以说缺乏竞争实力。相当一部分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高端泵产品市场几乎完全被国外泵企业所垄断。

2、缺少技术人才
我国泵行业高素质人材后继乏人,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毕业大学生的相继退休,很多80年代后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很好地补充上,还有外资企业正在用高薪(相对国内企业)与我们竞争现有的国内泵专业人才,使得行业技术人才严重缺失,要想发展泵行业,人才是当务之急。


3、缺少技术创新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泵制造业在几十年的发展过中,虽亦历经曲折,但仍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培养了许多水泵方面的人才,出版了许多专著和刊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各企业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所、情报、标准化中心,产品主要以自我开发为主,并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调动全行业的力量成系列地开发新产品,淘汰老产品,形成了我国泵行业较完整的技术体系。改革开放后,许多国外技术被引进到国内,许多企业逐渐走上了以转化国外技术为主的技术发展道路,国家虽提出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发展方针,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是引进的多,真正消化吸收的少,进而放弃了自我创新,陷入了“引进一转化一再引进”的发展怪圈之中,导致中国泵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越来越少。

三、我国泵行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1.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方面

目前世界上泵的设计仍然是以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为主,因此对于经验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国外产品很多细节都是建立在多年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的,往往小改小革比理论创新更有价值。国外知名泵制造企业有很多数十年只从事一种技术工作的工程师或技师。如设计叶轮的工程师,设计专用工艺装备的工程师。而我国有些泵制造企业虽挂有研究所的牌子,但实际上有研究能力的却很少。国外公司在中国成立的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根本不设研发机构,这造成了我们与国外在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上差距较大。

2.制造水平方面

    泵产品质量除与设计水平相关外,还与制造水平关系密切。如材料质量、冷热工艺保障水平、各种配套件质量、试验保障等方面,绝不是好的设计就一定能做出好的产品的。电站泵和石化泵均为泵产品中技术含量要求很高的高端产品。以石化泵为例说明与国外先进石化泵产品质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在系列产品的统筹规划方面,国外先进泵的系统性非常强,技术资料非常详细完善。如全系列的润滑系统,轴承寿命,最高许用转速,材料的温度——压力曲线等都非常详细。这些资料的获得往往是依靠大量的试验得来的。而国内自己开发的产品往往仅有图样,工艺文件等,缺乏系统性和实验验证。国内企业往往是既无人又无资金去做这些工作。第二,在制造精度方面,有些进口泵在制造方面非常细致,特别是在叶轮、导叶、壳体等流道的表面处理方面,可以说做到了精雕细刻,国内企业很少有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的。第三,在产品可靠性方面,国内企业对产品的可靠性往往自己也说不清楚,如泵的寿命到底是多长时间,密封和轴承寿命是多少个小时,安全性到底如何,有什么证据等。因为往往只有理论计算,没有实验验证,所以一旦技术交流涉及此类问题时气不壮,理不直。第四,在材料和配套件质量方面,由于我国基础材料相对薄弱,使得原材料的质量和配套件的质量总体上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如铸件,阀门、密封、轴承、润滑油站、监测仪表等。第五,在产品设计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在产品设计中很少考虑经济性、系统性等,重设计轻规划等,这与我们目前大学的专业教育有关系.

泵工业的发展水平一般应与本国能源行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但目前,我国泵行业发展水平滞后于国家发展所需。以石化用泵为例,在目前国家的l000ta炼油和100ta乙烯大型装置中所需泵设备除了要求大型化,并满足流量,扬程、汽蚀、耐腐蚀等性能要求以外,还要求具备高可靠性、高效率等特点,能够满足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转要求。就是因为高可靠性、高效率要求方面我们达不到要求,结果痛失大量市场商机。

目前世界上的前十位泵制造企业,都有近百年的历史,虽亦历经变革,但其品牌却不断发展壮大。而我国的泵企业寿命太短暂,过去泵行业五大骨干企业已所剩无几。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实对企业来说,也是如此。中国的泵企业昙花一现的多,真正做到百年长青树的少。建议对于已经被市场接受的民族品牌不要因企业改组改制等原因而改变或轻易放弃。

四、我国泵行业面临的危机

1.高端产品民族品牌少

我国泵行业目前******的风险可能是高端民族品牌产品在全行业上的逐步退出。即国家在这个行业上没有自主品牌的东西了,表现是第一,行业上没有较高水平的技术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没有高水平的管理人才。例如从事研究的人员一般大学毕业后要在生产第一线,长期从事具体的工作,积累经验,潜心研究,因为这些人的产生必须有其成长的环境和过程。第二,国家在这个行业上没有领军式企业,没有能够在世界同行业占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品牌企业。部分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所需的关键泵装备只能受制于人。

在石化行业用泵方面,国家倡导搞关键泵国产化已经几十年了,但实际进程缓慢,至今也没有完全实现国产化。国产化进程落后于国家石化工业的发展所需。目前国内石化泵产品已基本没有完全自主的民族品牌。为鼓励扶持我国重大石化装备的国产化工作,在即将建设的天津100t/a乙烯、镇海100t/a乙烯、抚顺100t/a乙烯项目中将加大国产化设备选用力度,并专门拿出一部分重大关键装备进行国产化研制,鼓励国内石化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国产化攻关,其中包括乙烯装置中的急冷水泵和急冷油泵等关键泵设备,但目前能胜任此项工作的民族品牌制造企业可以说基本上没有。

2.产品质量差

什么是泵的“关键技术”?泵产品质量是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取决于设计、工艺、铸造、机械加工、组装、试验水平及配套的轴承、密封、监测等方面的水平。我们经常说产品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但对泵来说,很难说清楚什么是关键技术,很难说清水力模型、材料、设计方法或其他什么是泵关键技术。关键技术贯穿于制造过程的每一个工作“细节”。对泵来说“关键技术”体现在新型材料、新制造工艺、先进监测设备、新设计方法的应用和精细的做工等方面,从而使泵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得到提高等,而不是泵本身有什么了不起的“关键技术”。泵行业的发展水平受其他相关行业影响和制约,如电动机、动静密封、材料、仪表、控制系统等。

五、振兴我国泵装备制造业的几点看法

1.国家应对泵装备制造业给予一定的关注

可重点扶持23个有代表性和较有潜力的民族品牌企业,以国家正在发展或将要发展的大型项目为依托(如大型炼油、大型乙稀等)由国家进行一定的投入,产业与市场并给予一定政策支持和指导,以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国家重大项目管理部门、设计院所、工程公司、泵的使用单位等都应树立维护民族工业的意识,在重大设备的选用等关键问题上要体现国家意志。在国家重大项目上,要给予国内企业平等的参与机会,不要动就以没有业绩为由而将国内民族品牌企业拒之门外。作为泵生产制造企业也要有一定的长远眼光,不要过多考虑眼前利益,在新技术开发等方面要舍得投入,并且应达到占销售额一定比例的指标。

2.泵行业对国家发展可能需要的新产品要有一定预见性

国家未来几年要发展哪些相关行业,会需要什么产品,提前有所准备。企业也要学会跟踪世界同行的先进水平。企业要舍得花钱,培养和留住一些专家。对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才,要给予有竞争力的待遇,中国泵行业上也要有一些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知名的专家或学者,这对提高行业的声誉和地位很有好处。

3.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不要简单地用销售额的多少来衡量企业的实力。世界上真正有实力的同行大都有数十年或上百年的文化传统积淀,而中国的企业有些过于片面追求销售额的增加,忽视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以为销售额高就是有实力,而没有关注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结果导致企业很难走得更远。

4.企业与高校合作。增强研发能力

企业要利用高校在理论或新技术研究等方面占有的优势。学校应积极主动地寻求与企业合作,尽量给企业提供成熟的研究技术或科研成果,使企业能够获得效益,激发企业与高校的合作热情。

“十一五”是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关键历史时期,为泵装备制造行业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已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大关键机械装备国产化的力度,并将给予装备制造企业多方面支持和鼓励等。泵行业从业人员应增强信心,相信必将有优秀的民族品牌泵脱颖而出,担负起为我国提供优质、高效、可靠泵装备产品的重任,为国家泵装备工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服务热线

13952690004(微信同号)

微信服务号